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感恩母親
曾幾何時,我仰著稚嫩的小臉,對母親說:“我要攜著歌聲去浪跡天涯。”母親只是笑而不語,單身駐立在風中,若有所思地望著那飛在天空的白色的蒲公英。
母親告訴我,她知道我的夢在遠方,天上最遠的那顆星永遠是我尋求的歸宿。她說,她會永遠支持我。當時,我的內心深外只是朦朧地感到母親對我的理解,而那時的年幼無知,卻讓我始終沒有覺察到母親說話時的那份不舍與憐惜。
時光拉長了我的身影,長大的我又重新審視了母親的一切:當陽光驅散夜的殘暮時,當夕陽被朦朧的地平線吞噬時,母親背著農具疾速行走在田間的那條小道上,光明和黑暗都無法阻止她的腳步;當星斗滿天,我和同學在月下嬉戲追逐時,母親正在將她的愛一針一針地織進我的毛衣里;當嚴寒冬曰,我穿著暖暖的羽絨服在火爐旁談笑風生時,母親正在用脹裂的雙手搓洗那寒水中的衣服;……
于是,我的心被深深地觸動了,被重重地擊痛了,此時此刻,我開始懷疑,我的夢還在遠方嗎?我還能坦然地攜著歌聲去浪跡天涯嗎?
“感恩”!理性的思想向我發出圣命。然而,我是應該廝守在母親身邊,讓她享受天倫之樂?還是先闖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再讓母親安享后半生?
清晨的朝陽已緩緩升起,又是新的一天了。我重整思緒,理智問我:“你沒有堅實的臂膀,如何報恩?你沒有生存的能力,何敢言報恩?你沒有任何資本,拿什么償還母親的恩情……?”我仍不能釋懷,為年幼時不懂報恩而慚愧,更為現在懂得了報恩卻不知如何感恩而迷惘。
此時,母親說,她希望我鑄煉一雙堅硬的翅膀,造就一身獨闖天涯的勇氣,然后去打造自己的未來,這是她最大的欣慰。她說她會為我守一片平靜的港灣,那里有一股長流的愛的源泉,無論何時,我都是她永久的牽掛。
我豁然開朗,感恩像圣命,激勵著我去浪跡天涯,打造自己的一方新天地。我會攜著圣命去獨創未來,像遠飛的蒲公英種子,載著母親的愛與恩情,飛向天空的盡頭,落地、生根、發芽、開花。那時,我會含著淚水捧給母親一片新天地,她定會露出天下最動人的笑容。
所前初中初一:陳鑫杰
母親.愛如潮水 (字數:650)
親愛的媽媽:
最近還好嗎?
記得在很小的時候,我總是傻傻地問你,我是從哪里來的?而你對我幼稚的問題始終如一地微笑著說:“你當然是從媽媽的肚子里來的啊!”“媽媽,難道你把我吃掉了嗎?”我很驚訝。但你仍是耐心地告訴我:“媽媽沒把你吃掉,是天使姐姐送你到媽媽身邊來的,你起先還不肯出來呢,醫生只好開一個小小的口子,把你抱了出來。”“那會不會很痛?”我抓著自己的手,“如果在我手上切一下,那我會哭的很厲害的。”“不痛,不痛,既然是天使把你送給了我,我怎么會痛呢?”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到了七八歲是,我知道母親節這個日子啦。我便跑到你面前,信誓旦旦地說:“媽媽,等我長大了,我一定在母親節那天,給你送上一份大大的禮物!”“嗯、恩,等到那個時候媽媽就老嘍!你可別送棒棒糖和巧克力給我呀!到那時我可吃不動了。”你笑了笑。“啊?”可在當時我的腦海里,只有巧克力和棒棒糖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禮物。“好吧,讓我想想。”我重重垂下了頭。
這一想就想了五年,如今,我已到了少年時期,但我仍沒有想出什么事世界上最好的禮物。
直到,我看見了一段話。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界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但有些東西,無法彌補。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念;“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時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界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是啊!“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心靈得到慰藉:
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上的一個優;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只是一個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
但,但只怕報答不了你的恩情。
從小到大,我從來都沒有對你說過一個“愛”字。為了自己拿小小的顏面而放棄報答母親你的機會。今天是母親節,在此,我要對你說一句:“媽媽,我愛你!我很愛很愛你!”
您的女兒:鄧嵐
5月9日
湖南邵陽縣石齊學校初二:鄧嵐
學會在感恩中成長 (字數:450)
今天老師宣布了“感恩”主題的征文后,沒想到,底下竟是異口同聲的“不寫!”,老師追問理由,“沒時間”……老師無言,我也默然。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對老師的抵觸,這算不算是超級自我的幼稚,這算不算是不懂得感恩的無知。
我的作文寫得并不好,可是今天我有一種沖動,一種想要寫篇好文章的沖動。不是想嶄露頭角,也不是想獲得榮譽,只為老師那一瞬的無奈眼神,只為后來老師語重心長的話語……
在我記憶的倉庫中,一直珍藏著這樣一個小故事:從前,有一個人乘船渡江,不想風大浪高,把船打翻了,那個人像一片樹葉般在江中漂流了許久,但最終他還是幸運地爬上了岸。他上岸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跪在沙灘上遙拜他的師父。他說是師父硬把并不喜歡游泳的他教成了水手,是師父拯救了他的生命!其實,我并不知道后來發生了什么,但我猜想:那個懂得感恩的上岸人一定成了很有出息的人,他的師父當然也會受到更好的優待……
其實,如果我們都能像那個上岸人一樣,不抱怨風浪,不哀嘆命運,時時刻刻牢記著曾經默默幫助過我們的那些人,我想就不會再有老師課堂上的無助;不會再有爸爸媽媽的傷心和失望;更不會再有人說“父母心在兒女上,兒女心在石頭上”了……
同伴們,朋友們,讓我們慢慢剝落滿身的稚氣,學會為他人付出,懂得向那些有助于你們的人回報,讓我們一起在感恩中成長吧!
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二中初一:呂鵬鈺
母親 (字數:600)
深夜推開房門,遠遠傳來一陣飯的清香。這是母親為我準備的,為深夜歸來時疲倦的兒子準備的——一碗家常飯。
推開門,打開燈,桌上依然擺著一副碗筷,和平常沒什么兩樣。仔細一看,嘿,有一點不一樣——桌子旁多了一只火爐,桌上的水壺也不見了,碗旁的方便面也不見了。噢,還有,桌上多了一張紙條。上面寫道:“鍋里有熱飯,下面還有豆腐湯。”字跡的確不太優美(母親只讀過小學四年級)。
掀開鍋蓋,里面冒出一股熱氣,上面是大米飯,下面是我最愛吃的豆腐湯。——太香啦,豆腐湯取代了方便面,平日里真是少有,奇怪!雖然不是很餓,面對如此的美味的誘惑,我還是忍不住將豆腐湯喝了個“精光”。
爬到床上,我百感交集。抑或是一天的學習太累了吧?抑或是因為沒有吃母親留的那碗大米飯,內心總是空的。燈光中(其實我忘記了關燈),我迷迷糊糊地睡著了。我的夢境是那么美好:有同學們的歡聲笑語,有老師們的諄諄教導,更有父母的深切關懷。有趣的是我還夢見母親在半夜為我關燈。
“昨晚怎么連燈都不關?”早自習后回家吃早飯時母親這樣問我。啊,原來那不是在做夢。端起碗,一派熟悉的氣息——手中正是昨晚那碗大米飯。還是一個樣,只是多了一些黑乎乎的“碳元素”。(這正是母親在炭爐上熱的結果)。口中的飯越來越香,愈吃愈“有味”。吃完飯,肚皮填飽了,空虛的心也充是了。
臨行前看了看母親,看了看火爐,看了看天花板上的燈。“砰”,門關了,我走出了家門……母親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