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元史》載:宋元之際,世道紛亂,學者許衡外出口渴卻不摘路旁之梨。人問之、答曰:"非己之梨,豈能亂摘?"有人譏其迂腐,許衡正色說:"梨雖無主,而我心有主。" 好一個"我心有主"!寥寥幾個字、充分表現了許衡的高尚情橾。更重要的是,它向我們揭示了一個做人的道理:做人就應該抱定做人的崇高準則,不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都要時時做到心中有"主". "主",即是人生準則。小而言之,可表現在一個人的道德和品質上;大而言之,可涉及一個人的人生觀乃至民族氣節。一個人只有具備崇高的人生準則,才不會在惡劣的環境下屈服,也不會面對金錢、權勢而忘志棄節,才能做一個高尚的人。古今成大器者,哪一個不是抱定自己的人生準則而矢志不渝的呢?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文天祥引頸受戮而不肯降元,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食美國人的救濟糧……正是這些人構成了我們的民族精神??墒?,有些人卻不是這樣,他們在性命攸關之際或高官厚祿的利誘下便茍且偷生,像秦檜、洪承疇、汪精衛等人,只落得個遺臭萬年,遭人唾罵。真正高尚的人生準則,應該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應該像伯夷采薇、顏回固窮、蘇武牧羊一樣至死不渝, 當今社會卻有一些人,把追逐個人名利作為人生的目標和準則。在他們看來,那些賢人太迂腐,.而這恰恰說明了他們自己已經失去了對人生真諦的領悟。他們也許確實得到所追求的名利,但卻失去了一個人最寶責的東西。在經濟浪潮的沖擊下,我們黨的一些干部憑借職權貪污受賄,還有一些人不惜鋌而走險,謀取不義之財,不正是因為這些人喪失了正確的人生準則嗎? 一位哲人說過:"在一個時代中,與大部分人如沒有根基的泥沙一樣順流而下時,總有一批不甘平庸的人會逆流而上。看似他們一生風雨我途,甚至可能一生追求真理卻只換得悲忪結局,但正是這些人構成了時代的中流砥柱,歷史將最終證明他們的價值。"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同志,正是"心中有主"的典型。作為一個黨員、一位干部,他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準則。不謀私利,不計個人得失,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辛勞一生,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真正做到了"俯仰無愧天地。"他以自己堅定不移的崇高追求成為新時代領導干部的楷模?! ∫粋€人在世上應該像孔繁森一樣,不論社會環境如何變化,都要堅持崇高的人生準則毫不動搖。只有這樣的人,才會與人民與真理同在,才會有一個燦爛的生命,才會樹立一座不朽的豐碑。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