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蘭亭
蘭亭是古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園林大宅,是我的家鄉浙江紹興的著名景點。
春天,花兒開了,五顏六色,爭奇斗艷,芬芳迷人;小草醒了,探出了它的小腦袋;樹木抽出了新的枝條,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著;太陽出來了,天氣變暖了,小朋友們都出來活動了。
夏天,烈日高照,人們滿頭大汗,汗流浹背,酷熱難耐,都躲在樹蔭下乘涼。
秋天,樹葉紛紛落了下來,有紅的、有黃的,在空中翩翩起舞,地上像鋪上了紅黃相間的地毯。樹上碩果累累,你擠我碰,大家都爭著要人們去摘呢!天氣轉涼了,大雁向南方飛去。
冬天,變成了白色海洋,冰天雪地,風雪交加,天空下起了鵝毛大雪,孩子們打起了雪仗,堆起了雪人,開心極了!
蘭亭,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有空大家也來欣賞欣賞風景優美的蘭亭吧!
三年級:章成文
游蘭亭 (字數:650)
帶著滿懷的好心情,我和同學們踏上了開往蘭亭的汽車。
蘭亭到了,我們興奮地下了車,排好隊,開始了一天的蘭亭之旅。我們首先去了蘭亭國家森林公園。我邁著輕快的腳步穿行在“綠蔭大道”中,四周環境優美,水與竹的結合反襯出森林公園的靜謐,一個個古典雅美的亭子宛如溫柔雅靜的少女,為公園增添了不少色彩。
我們走到了燒烤區。撲面的食物香味令我們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坐了下來,親自動手烤食物??刹痪梦野l現,燒烤也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它不僅需要一些基本的燒烤技術,還需要團隊合作的精神。在一片歡笑聲中,我們掙脫了禮儀的束縛,大口地咀嚼著,不顧形象,釋放出來了我們的童真與野性。
瀏覽完了蘭亭國家森林公園,我們又去了蘭亭??邕M蘭亭的大門,再走一段僻靜的小徑,就到了鵝池。鵝池,顧名思義,就是有鵝的池子,一只只白天鵝游在水中,欣賞自己美麗的倒影,成為蘭亭一道靚麗的風景,
再向前走,遠遠地就看見了一個高大的亭子,里面有一塊碑,聽老師說,這是蘭亭的鎮亭之碑:御碑亭。因為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臨寫的《蘭亭集序》,反面是乾隆皇帝題寫的一首七言律詩,所以我們也稱之為“祖孫碑”。這塊由倆個皇帝題寫的碑矗立在蘭亭中,格外引人注目,也令游客們產生無限遐想。
碑旁邊,就是傳說中的墨池。據說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苦練書法,寫黑了十八缸水,便有了現在的墨池十八缸。到了蘭亭,名家書法作品是必不可少的參觀項目,尤其是王羲之的《蘭亭序》,是中國乃至世界書法的精髓。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流逝,該回學校了,我依依不舍地告別蘭亭,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踏上了回校的旅途!
六年級:譚麗莎
游蘭亭 (字數:1200)
今天,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我們一家人來到我國著名的書法圣地——蘭亭。
在一片茂盛的竹林邊,有一塊嶙峋的怪石,上面寫著四個圓潤的大字——心儀蘭亭,這就是入口處了,真是別出心裁。我們興沖沖往里走,里邊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百鳥相鳴,嚶嚶成韻。金色的陽光穿過密密麻麻的葉層,一直流淌到我的手心。樹葉和青草就像一個小伙子,它們綠那么新鮮,個個都蠢蠢欲動,想去闖一闖外面的世界。
“嘩嘩嘩,嘩嘩嘩……”“咦?是什么在流動?”穿過一片叢林,一條兩尺來寬的小溪快活地奔向前方。沿著彎彎曲曲的小溪,只見一位身著古裝的姑娘正站在溪邊,滔滔不絕地講著曲水流觴的典故:東晉永和九年農歷三月初三,王羲之請了四十一位朋友參加“曲水流觴”的活動。他們席地坐在一條清溪兩旁,讓侍女在小溪的源頭放一個盛滿酒的小杯子,杯子會順著水流動,杯子在誰的面前停下或打轉,誰就即興作詩并飲酒,假若做不出來,就得罰酒三觥。據史載,當時有11人各作詩兩篇,15人各作詩一篇,16人未成詩作,各罰酒三觥東道主王羲之更是乘興揮毫,寫下了被后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在《蘭亭集序》里,王羲之描寫了這個“曲水流觴”的活動: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古人曲水流觴讓我神往不已,恰好,今天也有這樣的活動。我興沖沖地穿上了古人的衣服,頓時覺得自己穿越時空,與王羲之同游蘭亭。我盤腿坐在溪邊的蒲團上,情不自禁地甩甩袖子,鞠躬作揖,好有古人風范??!活動開始了,主持人先請賓客沐手,點上一炷香祭拜神祗,進香祈福。然后是幾位姑娘伴隨著悠揚的古樂跳起了修禊舞,她們時而甩動水袖,時而扭動腰肢,那姿態婀娜極了!接著,幾位姑娘端著一個水瓶,拿著柳枝蘸水灑向每一位賓客,祝愿賓客吉祥如意。儀式結束后,主持的姑娘拿出一個青玉色的小器具,橢圓形的身子,身子兩側有兩只小小的耳朵,這就是“觴”。她在“觴”中盛了醇香的黃酒,輕輕地把觴放到流水中。觴順著水流緩緩漂流,當觴在水流中稍稍停頓時,姑娘就用一把長長的棕色的漏勺舀起觴,送到客人面前。一位來自河北的客人舉起觴一飲而盡,她落落大方地說:“既然面前有美酒,我就吟一首與酒有關的詩吧!”說著,她笑意盈盈地吟起了李白的《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她聲情并茂的朗誦博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觴又開始“旅行”了,它慢悠悠地漂呀漂,漂到我面前,我接過觴啜了一小口,真香??!品了酒,我便胸有成竹地口占一聯:“紅荷花,白荷花,何荷香?紫桑葚,黑桑葚,甚葚甜?”媽媽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我,連連鼓掌,那掌聲格外入耳,主持人也連連夸我是小才女。在媽媽的慫恿下,我又背起了《蘭亭集序》:“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秋風輕輕地吹,小溪緩緩地流,王羲之的這篇美文也從我心底淙淙流出,熱烈的掌聲為我們這次活動奏出了一個美好的尾聲。
活動結束后,我們又參觀了暢敘亭、王右軍祠,欣賞了康熙、乾隆的書法和各種不同版本的《蘭亭集序》,我深深驚訝于古人對書法的熱愛。蘭亭,真是一個名符其實的書法圣地。
【老師點評】:語言平淡,中心不突出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