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C重磅報告:一季度“問題銀行”43家,存款流出創歷史紀錄
當地時間周三,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公布一季度美國金融機構運行報告。雖然受到銀行業風波的影響,金融機構上季度盈利規模繼續創下新高,不過存款外流壓力顯示風波顯然并未過去。報告稱,經過對4672家商業銀行和儲蓄機構的財報匯總,2023年第一季度的行業總凈利潤為798億美元,比2022年第四季度增加了115億美元,增長16.9%,其中非利息收入的強勁增長,兩家破產機構的會計處理,以及大型銀行創紀錄的高交易收入彌補了凈利息收入放緩和較高的非利息支出的影響。但在扣除收購兩家倒閉銀行對收購方的影響后,季度凈收入大致持平。與大型機構相比,處于風波中的地區銀行面臨更大挑戰,FDIC提供存款保險的4230家中小銀行季度利潤環比下降4.2%,至一季度的7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末FDIC旗下會員金融機構為4706家。換而言之,今年前3個月,包括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在內,美國已經有超過30家金融機構“消失”。報告稱,第一季度的平均資產回報率為1.36%,高于2022年第四季度的1.16%和去年同期的1.01%。凈息差下降至3.31%,環比回落7個基點,但比去年同期高77個基點。凈息差下降反映了存款成本的增長速度快于貸款收益率。數據顯示,一季度貸款收益率環比增加了32個基點,達到6.08%,而存款成本比2022年第四季度增加了43個基點至1.42%。第一季度存款外流4720億美元,創1984年FDIC開始收集此類數據以來的最大規模。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在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倒閉的情況下,沒有保險的資金選擇離場。存款的下降被批發融資(wholesale funding)的增加所抵消,第一季度批發融資增長了14.4%。報告中,FDIC“問題銀行名單”新增4家機構,總數達到了43家,總資產為580億美元。FDIC主席格倫博格(Martin Gruenberg)表示,盡管行業仍保持“韌性”,但在機構公布第二季度業績之前,可能無法看到動蕩的更全面影響。他還預計,銀行業繼續面臨通貨膨脹、利率上升和經濟壓力帶來的其他風險,尤其是在商業房地產等領域。根據美聯儲的最新數據,截至5月24日當周,新工具(BTFP)的融資貸款從一周前的870億美元升至919億美元,連續第三周上升。隨著美聯儲加息周期尚未結束,加上避險情緒持續推動貨幣基金規模持續擴張,中小銀行或持續面臨存款外流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