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以舊換新”,荊州會實施嗎?
分類: 最新資訊
作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3-17
閱讀 :138
3月初,安徽省宣城市發布的一則公告,讓房產以舊換新的話題,再次引發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因為宣城市的做法確實有些與眾不同。宣城市在主城區劃定范圍內,面積小于144平方的房子以及車位均可以打包參加置換,置換的對象只能是指定的樓盤。具體的換法就是,老房子的收購款分批支付,第一筆用做購買新房的首付,等貸款辦下來后,再陸續支付后續收購款。這里面有2個細節,一個就是老房子的收購價格不能高于購置新房及車位的總價,第二個必須要辦理貸款。而且公告中并未明確說明,第一筆用做購買新房的首付款比例到底是多少,猜測應該是國家規定的最低首付款比例。那么問題就來了,說明購買新房的貸款比例還是不低的。其實宣城并不是首個推出房產以舊換新的城市,而且這個模式也不是宣城首創。早在去年6月份,江蘇太倉市就推行過類似的宣城模式。雖然宣城的房產以舊換新政策限制較多,報名依然非常踴躍,原計劃只有100個名額,公告發出去4天后,報名人數就已經超過200人,說明房產以舊換新的市場還是很廣闊的。這里面深層次的原因就是,現在老城區的房子并不太好賣,而房產以舊換新,其實也是為了提高房產的流動性?,F在全國各地陸續有二三十個城市相繼出臺了房產以舊換新政策,這就意味著這波趨勢將逐漸向全國蔓延。我們關注的則是,荊州應該實施以舊換新嗎?實施的哪種模式,老百姓更容易接受呢?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荊州的樓市交易遇冷,月均成交量已經下滑到500套左右。而另一方面則是老城區的一部分房子出現“有價無價”、“難以成交”的問題。荊州在去年下半年推出的保障性租賃住房,認租情況很火爆,第一批房源已被租賃一空。結合這兩個情況來看,荊州實施房產以舊換新,機會已經成熟了,對于加大房地產流通性,推動市場合理健康發展,肯定是非常有利的。那么第二個問題就是,到底哪種模式,老百姓更容易接受呢?除了宣城模式,還有一種模式是房企、中介和房主簽訂三方協議,由中介負責代賣老房子,老房子成交后,業主拿錢來購買新房。這個模式表面上比較公平、實施起來容易,事實上在房產交易冷清的城市,這種模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為二手房很難賣出去,只有壓低價格。個人覺得“宣城模式”更適合荊州。不過現在荊州也有自己的問題,那就是房地產開發區域過度集中在兩個新區,而且改善性洋房的比例非常低。以舊換新的房主,恰恰又不是剛需,存在房產供需矛盾的問題。所以,荊州一方面可以積極借鑒宣城經驗,啟動房產以舊換新小規模試點。同時還應該開發出更多適合以舊換新的樓盤,這樣效果肯定會更好。對于收購的老舊房產,依然可以作為保障性租賃住房,面向更廣大的居民出租,吸引縣市、村鎮的孩子來城區就讀,這樣荊州的樓市才能更加活躍,城市也會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