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醫藥怪事:旗下藥店轉讓主動倒貼6000萬
解奧 徐超2016年,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浙江醫藥”,600216)花1365萬現金買來連鎖藥店來益大藥房(原名“杭州九品大藥房”)70%的控股權。2022年6月,浙江醫藥又將來益大藥房70%的股權賣回給原先的股東,價格只有49萬元,同時還豁免來益大藥房借款5072.49萬元及貨款71.94萬元。一來一回,浙江醫藥這起股權轉讓等于倒貼出去6460萬元。浙江醫藥稱,當初收購是看中來益大藥房手中的互聯網賣藥牌照,現在目標已達到,仍在虧損的藥店就剝離。但同樣是在2022年,浙江醫藥以2991.86萬元的原價將持有的寧波市鎮海醫藥藥材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鎮海醫藥”)68.63%的股權賣回給原先的股東,還要求鎮海醫藥10個月內還清貨款,并用股權和房產做擔保。浙江醫藥當初收購鎮海醫藥,也是用于搭建互聯網賣藥電商平臺,且鎮海醫藥同樣擁有來益大藥房持有的互聯網賣藥牌照之一《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來益大藥房有什么魔力,讓2022年凈利潤下滑接近5成的浙江醫藥,心甘情愿倒貼超6000萬將其送走?溢價收購為網上賣藥牌照來益大藥房是在2016年被浙江醫藥收購。2016年10月24日公告披露,浙江醫藥的全資子公司浙江來益醫藥公司從自然人股東賴華香、孫占英手上收購來益大藥房(當時叫“杭州九品大藥房”)70%股權。根據審計、法律等中介機構的盡職調查結果,來益大藥房當時整體的估值為1950萬元,按照收購股權比例折算,收購價現金1365萬元(稅前)。同時兩名自然人股東要將剩余的30%股份全部質押給浙江來益醫藥公司,質押期3年。2016年來益大藥房虧損27.36萬元,為什么要收購呢?浙江醫藥在公告披露的說法,是基于公司的“十三五”規劃,順應國家三醫聯動改革,有利于公司開展互聯網+藥品+保健品經營活動,搭建一個具有區域優勢和資質的經營平臺。也就是說,浙江醫藥想打通線上和線下,拿一張網上賣藥的牌照。被收購時的來益大藥房,擁有直營門店13家,其中10家門店為杭州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8家門店為浙江省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2015年11月,取得《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2016年1月,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2016年7月,取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C證,證書編號浙C20160009)。收購牌照和申領,哪個更劃算?可以參考的一個例子是,2016年7月6日,阿里健康以1680萬元收購擁有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的五千年醫藥連鎖。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共享經濟分析師陳禮騰表示,向藥監局申領的成本會低一些,除非是特別稀有難辦理的牌照會采用收購的方式,但如《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不屬于稀有牌照。陳禮騰說,如果to C端空白需要搭建的話,企業不缺錢想快速擴張可以通過收購的方式,想穩扎穩打還是建議通過自己申請后開始線下線上藥店,畢竟收購牌照還涉及標的其他資產,成本高于自己申領。同為虧損剝離同命不同價此次浙江醫藥年報披露,2022年6月,浙江來益醫藥公司與來益大藥房少數股東孫占英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協議約定浙江來益醫藥公司將其持有來益大藥房70%的股權(對應注冊資本700萬元,實繳注冊資本700萬元)以49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孫占英,同時豁免對來益大藥房公司的往來借款5072.49萬元及貨款71.94萬元。以估值收購的股權,最后以對應的注冊資本計算轉讓價格,且只有十分之一,還要再倒貼上借款和貨款,浙江醫藥為什么如此急于要把來益大藥房賣掉?按照浙江醫藥的說法,來益大藥房一直在虧損,屬于不良資產,網上賣藥的牌照已經通過收購拿到手,藥店就沒有保留的必要了。但至于5000余萬借款為何也要豁免,浙江醫藥說不出所以然。除2016年,浙江醫藥沒有單獨披露來益大藥房的經營數據,2018年開始來益大藥房計提商譽減值,至2021年是1390.6萬元。同期浙江來益醫藥公司一直處于盈利狀態。有別于來益大藥房,另一家同樣是為搭建電商賣藥平臺而收購進來的寧波市鎮海醫藥藥材公司(簡稱“鎮海醫藥”),待遇卻是天壤之別。2018年,浙江來益醫藥公司為整合來益線下連鎖藥店,搭建電子商務平臺來益健康網,以2991.86萬元收購鎮海醫藥68.62%的股權,構建了覆蓋批發、零售、物流、電商的銷售網絡,致力于成為浙江省內高效率的一站式醫藥服務平臺。2022年2月,浙江醫藥把鎮海醫藥68.62%的股權以2991.86萬元(對應注冊資本1439.662萬元,實繳注冊資本686.21萬元)的原價賣回給原股東嚴素琴,還要鎮海醫藥在10個月內付清對浙江來益醫藥公司的欠款,并由嚴素琴持有鎮海醫藥89.66%的股權及鎮海醫藥公司名下房產作為質押擔保。2018年-2020年,鎮海醫藥分別虧損144.23萬元、450.8萬元、549.58萬元。計提商減值譽505.5萬元。鎮海醫藥網站信息顯示,公司曾經的工作內容是在集采及招投標過程中,為客戶提供咨詢,網上查詢,復印,傳真等服務。法定代表人背后浮現高管身影來益大藥房和浙江醫藥有什么不一樣的關系?從浙江醫藥已經披露的公告和年報來看,雙方之間以前沒有來往,也沒有股份上的交集。在關聯性上,來益大藥房現在的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長李祥明,曾經在杭州來益醫療管理有限公司任職經理,這是一家個人獨資的企業。2019年6月份,李祥明和時任執行董事的俞煥明、任監事的張慶紅同時從杭州來益醫療管理有限公司退出。俞煥明曾是來益大藥房的法定代表人,同時是浙江醫藥的副總裁,分管藥品營銷公司和浙江來益醫藥有限公司。張慶紅分別在浙江來益醫藥有限公司和杭州來益物流有限公司任監事,一直和俞煥明共事。根據年報披露,來益大藥房已于2022年7月29日辦妥工商變更登記手續,浙江來益公司不再持有來益大藥房相關股權。也就是說,來益大藥房現在和浙江醫藥已經沒有任何關系。不過來益大藥房目前官網上仍標注有浙江醫藥的LOGO,公司概況也仍注明是浙江醫藥全資子公司浙江來益醫藥有限公司投資1365萬元控股70%股權的醫藥連鎖企業,注冊資本1000萬。公眾號簡介也仍注明大藥房由浙江醫藥全資子公司浙江來益醫藥控股,頭像也是使用浙江醫藥的LOGO。認證主體是浙江來益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最新認證時間是2022年11月14日。